在这个春风荡漾的夜晚

我感到世界在坍塌。

第一次感到世界在坍塌是去年在Caltech,我们被投公司的创始人竟然认识我本科室友。这次是经人介绍,和一个比我小一级的协和师弟吃饭。饭都吃差不多了,才聊到师弟也是北京人,五十五中的。然后我说我高中的时候就在五十五中听生物课外班,师弟说他也在,他从高二就开始听,连听了2年,高三进了国家集训队。于是才发现我们竟然在将近20年前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听了一学期的生物课。师弟还见过我高中最爱的生物荆老师!另外,师弟的老婆是北大协和02级的,也认识我北大的好几个高中同学。

世界并没有真正坍塌,我想可能是殊途同归。很多人和事,在多年以前不经意间有过交错而不知。多年后,共同的事业把大家拉到了一起,回忆起来就想起了之前的交集。人越是上进,塔尖上的集合越小,不断进步就不断进入缩小的子集,往往就越能碰到熟络的人了。学习不止,脚步不停。

 

清明

清明假期空气不给脸,雾霾一天比一天重,闷在家里或者车里,隐约觉得迟早要完。

新车的体验很好,大多数时候是开电车的感觉。我和WW都很愿意在这个年龄花钱体验一些有技术感的东西。虽然我们还没钱买Telsa,也没有豪宅装充电桩,退而求其次,本田这辆车也让我们很喜悦了。十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不知道再过10年又会有什么样的技术出现。说回开车的感受,上坡的时候不管速度多快发动机基本都要介入,目前的油耗在5L左右。没有倒车雷达还不太适应。过窄道的时候还是比较胆小,不像开蒙迪欧那么敢开了。

节前参加了CIT大会,今年听的各种session基本都能听懂了,很满意。CIT这个会的学术水准很高,真的是来很多全世界知名的医生作报告,我这个外行似懂非懂的还是很激动。遥想当年是想要学医的,没想到转了一圈回来,离临床越来越近。我觉得这就是天性,我天生拍死的精神指引着,冥冥之中还是要做和医学相关的事情。

另外一个天性就是对草木的喜爱。高中的时候开始喜欢宏观的生物学,在宿舍里看《中国植物志》,喜欢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虽然专业都是微观的生物学,最终还是喜欢摆弄花草。一边百度一边养,养死了不少,百折不挠。所以说回来,感觉人过了30岁,就又回到了15/16岁时候的初衷上来。转了一个圈,还好大学学了生物学,于医学、于植物都还算相关,我是不是也可以鸡汤的说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儿呢?!其实不然,上班还是一种劳动,不喜欢,希望不上班最好!

在熊培云的书里读到他quote黑塞。黑塞说:世上并没有偶然,如果一个人一心要得到什么,并最终得到了,这就不是偶然,而是他自己的功劳,是他的意愿将他领向了那里。

说说最近读的书。

《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

这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书信合集,字面字里行间都是王小波对李炽热淳朴的感情。爱情是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电视里在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演得也是凄凄切切,真叫人体会了爱情的滋味。

《人间草木》——汪曾祺

这是在amazon上面随便挑的一本休闲的读物。汪曾祺生于1920年,算是我国当代作家。《人间草木》里收的都是他对花花草草的随笔,很平淡却有情趣,总让我想起奶奶家那个大院里面的花坛啊,树木啊什么的。也从书里又读到一些植物的常识,比如种葡萄要多浇水,哈哈。

“Elon Musk” by Ashlee Vance

看完了总结一下,Elon Musk就是“聪明、胆儿大、加点儿正”。要注意,这三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极为聪明、极为大胆、又极为点儿正。所以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似乎他自己可以复制,因为他不仅做成了SpaceX,还做成了Tesla and SolarCity. 这书写的比较笼统,不算是个精彩的传记。传记里面我觉得Richard Branson的和Warren Buffet的都不错,读起来更有趣味。Elon Musk这个就是平铺直叙,不过也算是让读者了解了目前市场上火热的这几家公司的来龙去脉吧。有意思的是里面提到SolarCity买了一个做电池的公司叫Silevo,我一看,这不是GSR的portfolio嘛,后来一查果然是卖给了SolarCity,是Richard和潘总的项目,挺有意思。当年我都没理会啊。